2022“寻访十堰英模”系列报道21

退伍老兵顾国强:越南战场上配合战友打击美军飞机

来源:十堰晚报    时间:2022-12-21 12:25:52

本网讯十堰晚报记者 韩玉砚 通讯员 黎苏)作为四兄弟中的老大,顾国强和大弟、二弟三人先后入伍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抗美援越战场上,作为通信连指挥排长的他,与战友们配合高炮部队多次给予美机狠狠打击。

卸下戎装、军魂依旧。从东风公司退休后,他参加各类爱国主义宣讲40多场,听众人数达到3000多人。他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用生命书写永不褪色的老兵精神。

一家三兄弟从戎成美谈

77岁的顾国强两鬓斑白,但双目如炬、声音洪亮,眉宇间仍可见当年的英气。一件略显陈旧的军服上,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勋章,琳琅满目。他如数家珍、娓娓道来,“这是在援越抗美战场上的纪念章,这是在东风公司工作期间颁发的奖章……”

1945年,顾国强出生于苏州市吴中区的西山岛,在四兄弟中排行老大。“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,但对我们都抱有很大的期望。兄弟四人名字分别为国强、国兴、国明、国平,寓意国家强大、兴盛、文明、平安。”


20221104A06_221104095942810489831.jpg

军人时期的顾国强,办板报、写通讯,他都干得有模有样。


作为家中的长子,顾国强无论在家务农,还是在校读书,都处处好为人先,为其他兄弟作出表率。他回忆,读高中时是寄宿制,每次挑着担子上学,一头是粮食、衣服,一头是学习用品,步行到码头后坐船半天才能到学校,但从不言苦。

高中毕业那年(1963年),没能等到录取通知书的顾国强毫不犹豫地选择应征入伍,成为村里第一个参军的高中毕业生。“好男儿就要当兵,这句话是我们的家风。父亲虽未当过兵,但是他一直以军人的标准教育我们。”

之后,他的大弟、二弟也相继入伍。他说,“本来三弟也要参军,但是考虑到父母需要有人照应,于是留在家里务农。”一门三兄弟从戎参军,这是对“天下兴亡、匹夫有责”的最好诠释,他们成为了全村的骄傲,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。

抗美援越战场上的通信兵保障指挥通畅

在空军某部高炮师指挥连,顾国强成为一名通信兵。那个年代,高中毕业的顾国强是部队领导眼中的“高材生”,办板报、写通讯,他都干得有模有样。

即便身在部队,他也没忘仍在农村的家人。“每月6元津贴,除了购买必需品,每月攒5元,一年下来有60元,都寄回农村老家,减轻家里负担……”

1965年6月,抗美援越战争正式打响。1968年3月,已经是一名排长的顾国强与战友们进入越南战场。部队到达后,立即进入战斗戒备状态,战斗气氛陡然增加。大家明白,大敌当前,训练场上多流汗、战场上少流血,全连上下不断掀起训练高潮。

“虽然不在最前线提枪打仗,但我们通信兵担负着保障指挥通畅的任务。作为通信兵,通信比生命更重要。”随着他声情并茂的回忆,时光回到炮火连天的战场。阵地上不时拉响战斗警报,美军飞机经常前来骚扰,攻击波不断在雷达上出现。在顾国强与战友们的配合下,我高炮部队依靠认真细致的战斗作风、精细准确的识别瞄准技术,多次给予美机狠狠地打击,严重影响了美军对越作战计划的实施。

战争永远是残酷的,中国支援部队在抗美援越的艰苦年月里,涌现出许许多多临危不惧、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。“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英雄,真正的英雄是那些长眠于战场上的战友们,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和平。”

严格要求自己转业地方不褪老兵本色

1971年11月,顾国强转业回到老家,在地方政府工作。其间,同在老家的对象跟随父母来到十堰,参加如火如荼的二汽建设。“战争已经结束,我们更应该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。”经过相关部门批准,他于1975年,跟随家属调到二汽40厂(车身厂)工作。

虽已转业,顾国强一直秉承着部队留给他的优良传统。在40厂工作期间,他先后从事过冲压工、焊接工工作,不论哪个岗位,他都以身作则、率先垂范,时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军人的本色。冲压工的工作环境脏、枯燥、噪音极大,还是众所周知的高危职业。“不仅需要技术,还需要体力,经常是两个人配合抬几十斤重的钢板。我的身高、体力不占优势,但都咬牙坚持下来了……”

让顾国强最难忘的还有焊接工作。“焊接这个工种虽然辛苦,却是工厂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上级安排我干了这一行,我就要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。”初入车间,刺眼的电弧光、刺鼻的气味,让人十分不适。练习了没几天,裸露在外的皮肤就开始脱皮,工作服也被四溅的焊花烫成“筛子”。

尽管工作环境恶劣、劳动强度大,要忍受焊花灼烫和烟尘熏烤,军人出身的顾国强依然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。要想练好手艺,只是不怕吃苦还远远不够。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工作上,一招一式都仔细琢磨,技术日臻成熟。

后来,顾国强还在工厂教育科、劳资科、保卫科等部门工作。直至2005年退休,他多次被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“优秀保卫干部”“优秀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
退休后宣讲爱国主义教育40余场
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退休后,顾国强加入张湾区“老兵红色宣讲团”,多次受邀到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部队、社区,讲述自己的战斗、工作经历,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。

“每次宣讲前,我都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完善宣讲内容,坚持做到精益求精,内容贴近生活,故事真实感人,让红色精神入耳入脑入心。”宣讲现场,他从参军历程、战前训练、武器装备、敌我双方态势等方面带领大家一同追溯战斗经历,回顾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。


20221104A06_221104095937857917249.png

77岁的顾国强两鬓斑白,眉宇间仍可见当年的英气。


在顾国强生动的宣讲中,听众感受到革命前辈们不怕牺牲、前赴后继、英勇战斗的精神,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据统计,顾国强退休后参加各类爱国主义宣讲40多场,听众人数达到3000多人。

“回顾我的一生,部队、二汽就是培育我人生理想的两所大学,党的召唤就是我奋斗的方向,奋斗与光荣共生,生命与荣耀共存。”他说,当年的战争虽已时隔多年,但先辈们为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,先辈们用生命捍卫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

“我要替牺牲的战友们好好看看今天的中国,看看他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,如今已是何等辉煌的山河!”



(编辑:熊堉垚  责编:张畅  终审:刘涛)


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