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留大学生突破2W+!张湾区构筑人才集聚“新高地”

   时间:2024-12-04 08:52:26

本网讯区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余传英)“这几天骤然降温,一定要注意新苗的保暖防护,土壤保持湿润就好,千万不要猛浇水了。”12月3日一早,王慧按照惯例到双丰村蔬菜基地巡检,看着大棚里忙碌的胡大爷家,耐心地唠叨起“种菜经”。王慧是黄龙镇人民政府新入职的华中农业大学硕士,2024年像她这样在张湾新就业的大学生就有5137人。

张湾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体制机制不断破冰,人才政策持续出新,打造人才高地,有力吸引大学生留堰回堰。2022年以来,张湾区引留大学生累计突破20000名,其中博士181名,硕士866名。


体制破冰 凝聚大学生留堰回堰合力

“人才工作必须作为‘一把手’工程来抓”。张湾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,成立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,区委主要领导亲任人才工作的“总体策划员”“一线督办员”,将组织、人社、科经、财政、税务、行政审批、企业服务中心、教育、商务、农业农村等部门捆绑在一起,建成“人才一站式”服务大厅,形成人才工作“同频共振”局面。

2022年1月,第一期政府全额投资的人才公寓启动建设,7月实现拎包入驻,现在已基本满员入驻。2023年6月,全区高层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第一次摈弃传统招聘模式,现场面试,当场签约,引回一批985、211高素质人才。

求贤若渴之心,非凡用人之举。张湾区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处处皆是破冰,为大学生留堰回堰工作注入了强大合力。


政策出新 保障留堰回堰大学生待遇

2021年来,陆续出台《张湾区关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政策》《张湾区人才公寓管理暂行办法》《激励高技能人才十条措施》《服务东风公司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》《张湾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》等具体政策,在全区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全局中,人才的历史方位与战略地位愈发凸显,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愈加清晰。

近年来,张湾区就业创业、科技创新、人才专项经费逐年上涨,同时筹集3000万元设立新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专项基金,及时兑现各类人才补贴。

“张湾的人才待遇确实给力,多个地方解决不了的家属随迁在这得到落实”。张宝峰,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引进的博士研究生,除了正常的薪资待遇外,同时享受人才津贴、住房补贴、家属安置、子女入学多项人才待遇。真金白银,真心实意,礼遇人才,张湾重才如许,广大大学生纷纷汇集张湾就业创业。


产业振兴 显现大学生留堰回堰虹吸效应

人才助力产业发展,产业发展也赋能人才聚集。近年来,张湾区始终坚持一主多元产业体系,做优做强汽车主导产业,壮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围绕“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”“主机厂商”“核心技术总成”“关键产业链条”、重点商贸街区,区域物流、医疗健康产业,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,虹吸一批优秀人才来张湾就业创业。

两年来,远景动力、宇浩高科等新能源产业出现井喷式增长,吸引大学生人才2000余名,成为张湾区引留大学生的靓丽名片。

东风商用车、东风零部件集团、双星东风、三环专汽等企业也纷纷出实招、出真招吸引大学生入职。2023年,张湾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2.9亿元,人均GDP 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.8倍,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.4倍,智力引擎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进一步彰显。


服务贴心 当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“店小二”

为更好地服务各类大学生就业创业,张湾区优化整合全区招才引智力量,成立人才工作“保姆团”,定期走访高校、企业,协同解决问题。

2024年大学生留堰回堰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,张湾区四大家领导纷纷为人才招引站台,现场为留堰回堰大学生发放人才津贴305万元,人才公寓钥匙 27套,创业担保贷款650万元。

区委人才办带领70余家用人单位组团赴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陕西、甘肃开展专场招聘。区人社局成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,当年辖区内未就业大学生,逐一沟通对接,确保每名大学生能够及时找到就业岗位,只要一个电话(邮件)或登录相关APP,档案管理、户口转移、津贴申领均可全程代办,免审即享,工作举措被焦点访谈报道。

创新开展“就在张湾 职引未来”系列服务活动,52名人社服务专员包联辖区300余家重点企业,落实好各类人才政策措施,全面提升企业育人能力,使辖区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沃土。


(编辑:杨航  审核:焦妍然  终审:黄宇)

二维码